时间:2022-11-03 06:36:53 | 浏览:10256
作者:陶旖洁
支持:远川研究所教育组
2020年的春天,在线教育的需求全面爆发。
父母们焦头烂额,把孩子按在电脑面前上网课,升学季的家长更是操碎了心,下了一个又一个软件,生怕自家孩子在家里待一个月,到时候坐到试卷面前什么都忘了。
结果平台被用户挤崩了。
K12阶段(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)的在线教育再一次体现出流量红利时代的特征。当然,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均等受益于此次流量爆发。
流量非但没有改变在线教育市场的竞争格局,反而还加剧了集中度提高的速度。
线下教培机构迅速洗牌,线上的中小企业,也抢不过营销手段、品牌优势和技术储备更占优的龙头。
机遇突如其来,甚至可以说是昙花一现。谁是这场变数中最大的赢家?K12在线教育在未来又会朝着什么方向演化?
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线教育行业的变化。
疫情整体为线上教育带来了极大机遇,但未必利好每一家在线教育机构。我们的结论是,只有两类公司抓住了这次疫情的流量红利:
一是现有的在线教育龙头,如新东方、好未来、猿辅导等;
二是帮助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互联网巨头,如腾讯教育、科大讯飞、阿里钉钉等,它们为各地中小学搭建线上平台。
在线教育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
一是线下教学起家,同时布局了线上业务的机构。此类OMO(线上线下融合)企业的龙头代表包括好未来和新东方,它们拥有相对悠久的历史,营销的经验也更加丰富,在突发疫情面前的反应也要更快。
二是纯运营线上业务的平台。猿辅导、作业帮和跟谁学都具有浓郁的互联网色彩,主要发展大班课模式,其中猿辅导和作业帮都是题库APP出身,跟谁学就比较有趣,尝试过疯狂烧钱补贴的O2O(帮学生找老师),做过2B业务,后来转型到B2C直播平台,最后选择了在线K12大班课,并且成为了第一家盈利的K12在线教育公司。
至于那些纯线下教培机构,很明显它们损失惨重。
疫情爆发初期,纯线下机构立马陷入了停课危机,现金流压力下甚至有企业宣布破产。
有能力的大企业加速线上业务的开发转型(如中公教育和立思辰),挣扎着靠降薪活下去的中小机构,只能暂时借助第三方软件勉强上课。
跟踪下载量数据可以发现,前两类机构都在2月初迎来了下载量的井喷。
其中,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新东方在线下载量的爆发要明显启动得更早,而且后续在2月中旬又迎来了新一轮下载高峰,体现出其作为老牌机构的品牌力。
同样动作迅速的学而思网校(好未来旗下产品)抢占的流量最多。
而且,在站外渠道中,学而思的优势也最明显,其在央视频平台的观看人次占比始终稳定在60%左右,高于同为龙头的作业帮(25%)和猿辅导(10%)。
不过,在多数机构下载量逐渐回归常态时,为学校在线教学提供技术支持的腾讯课堂,下载量的增长才刚刚开始。
腾讯课堂是互联网企业插足教育的代表,也是这场在线教育行业巨震中意外流量重要的外部收割者。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
无论是线上或线下,龙头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:
经营效率高。在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口号下,龙头能马上反应过来,抢占先机;
技术和现金流储备充足。OMO企业已经有线上经验,纯线上龙头更不必说,而线下中小教培机构可不是想要转型线上就能转型的,先要活下来,还要有能力。
品牌优势强,这在口碑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占据很大优势。
如此一来,获客本就艰难的中小机构,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更是丧尽优势。
这次疫情充分显示,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,仍然处在流量红利的时代。
在应试教育环境下,K12赛道在教育行业里本就刚需最强、留存率较高,疫情降低了获客成本,还赢得了政策的支持,再加上5G即至,K12在线教育仍有持续增长的空间。
而且,K12培训行业的集中度现在并不高。
2018年,行业前两大巨头(好未来+新东方)合计市场份额不到5%,而从部分上市的相关 K12 培训机构 来看,前 10 强的估算市场份额也不到 8%。
既然还在流量红利时代,那么,龙头还能去哪里继续收割流量?
未来的最大的红利在下沉市场。K12在线教育企业要到最需要在线教育资源的地方去,到还远没有饱和的三四线城市去。
再穷不能穷教育。低线城市虽然绝对收入不高,但是消费能力不差。
而且,低线城市对在线教育的热情要更高,数据显示,2019年,低线城市有34%的家长认为在线教育平台能够提供优于当地线下机构的师资,而一线/二线城市只有26%/31%认可在线教育的优势。
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流量胜利,体现出老牌在线教育产品的品牌优势。
但是,新东方和好未来的大本营仍然在一二线城市,但三四五线城市各大龙头的力量相对均衡,猿辅导和作业帮相对占优。
一二线城市的在线教育模式已经比较成熟。节后在线教育下沉明显,新增用户有近70%来自低线城市,比平时上升了10个百分点。
头部机构率先在低线城市加强了品牌认知,也有利于未来新增流量的吸纳。
在线教育区别于线下的一大特征在于,它不受制于空间范围。
目前,学而思在一二线城市为北上广深提供了专属课程,因此更受青睐。
但是在三四线城市,课程内容没有实现本地化,因此猿辅导和作业帮依靠价格和获客端的优势,抢占了一大部分市场份额。
尽管教育企业都在持续布局下沉市场,但受限于优质师资难以下探,在线教育是三四线必然的选择。在这一点上,纯线上企业有很大优势。
内容方加速洗牌的竞争格局下,技术方也开始介入。
在线教育是工具性的生意,这意味着排在首位的是互联网属性,其次才是教育属性。
对于教育企业来说,这次短期的客户爆发有可能只是一次免费的公益,在互联网巨头面前,它们争夺红利的实力只怕是远远不够。
“头部在线教育企业肯定会清扫战场。“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说,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都靠投资,一年内至少60%的在线教育公司会倒下。
没有正现金流,全靠投资续命,这个套路很熟悉:还记得美团/饿了么、携程/去哪儿、滴滴/Uber、摩拜/ofo的故事吗?
在线教育行业最终很有可能也会在烧钱大战中,迎来收拾残局的互联网巨头。原本没有大规模布局教育的它们,已经借着这次疫情开始跑马圈地。
腾讯已经向陷入困境的线下培训机构伸出了援手。
最先宣布破产的线下PHP编程培训机构兄弟连,员工得到了腾讯课堂1V1的帮扶,而腾讯课堂还在疫情期间免佣支持线下机构在线授课,有近3000家线下职业教育机构咨询报名。
可以说,疫情整体为线下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;而另一方面,在线教育机构也只有龙头获得了一些红利。
对于在线教育行业的参与者来说,早日抱紧互联网巨头的大腿,可能才是未来最明朗的发展模式。
- END -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,明确小学生、初中生、高中生每天的必要睡眠时间。快来看看,您家孩子的睡眠时间达标了吗? 《通知》明确,小学生、初中生、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达到10小时、9小时、8小时。而晚间新闻栏目联合央视新闻官方
编者按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,我国近视患病人数超过4.5亿人,居世界首位;au直播手机版 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达40%~72%,近视防控问题已日益严峻。近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《au直播手机版 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》。为此,我们特别专访了解放军第三医
正值暑假,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矫正视力,希望孩子们开学的时候眼睛有个好的状态,投入学习中。但是,家长们在为孩子视力着急的同时,由于对近视治疗的了解有限,引发了对一些必要治疗的抵触,甚至走入误区。担心一:散瞳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影响第一
经常听到来爱尔眼科看诊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抱怨:孩子一天天长大,近视度数也跟着猛长,一年间近视度数增长了200多度,都换了两三副眼镜了,不知道该怎么办!特别是在小升初、初升高的时候,孩子视力跟坐滑梯似的下降,镜片却跟画圆一样一圈圈增厚。孩子近视
我国au直播手机版 青少年近视有多严重?最新数据来了!国家卫健委、教育部、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全国au直播手机版 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,覆盖全国1033所幼儿园和3810所中小学校,总筛查人数111.74万,包括幼儿园au直播手机版 (6岁)6.92万,各年级段中小学生1
据最新统计显示,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5%,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,是世界平均水平23%的1.5倍,近视率居世界之首。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,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,像黄斑变性、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并发症,严重的可以致盲。视力矫正和保护刻不容
来源:人民健康网日前,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,人民网·人民健康和全国综合防控au直播手机版 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共同主办的全国“爱眼日”近视防控系列科普活动在线上举办。11位近视防控专家在线分享爱眼护眼知识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
又是一年毕业季,不知有多少迷茫的孩子还在匆忙的选择自己的路,在多条路中纠结,最近不时有同事朋友过来问我,我谁谁家弟弟妹妹毕业了打算报个PHP培训班,不知道选择哪个培训班好,我有些激动愤怒的回答,真要学习的话就做好比较选择课程体系最新的,学
很多妈妈都会觉得电视是孩子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,尤其是近些年来,中小学近视人数高达40%,更是让妈妈们对电子产品都产生了厌恶感。但是研究表明,长时间看书、看电视,真的不是导致近视的直接原因。而且到目前为止,并没有证据证明长期注视屏幕会造成视力
“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应该端口前移,把0-6岁的孩子近视率降下来,青少年的近视率才能真正下降,”在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·人民健康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“健康中国人”圆桌论坛——“关爱au直播手机版 护航成长”主题论坛上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au直播手机版 医院眼科